回了趟老家
回了趟老家,耍了半个多月,今天刚回。
老家的山很高,两侧山脊必须45度仰望,很凉快,一半的时间在下雨,下雨要穿长袖。
一年就只能回一次,感觉父母白发更多了,无奈生活所迫背井离乡,不能时时守在父母身边,只能在假期带着老婆孩子尽量回家多呆段时间,好好陪陪他们。太多的无奈。
回了趟老家,耍了半个多月,今天刚回。
老家的山很高,两侧山脊必须45度仰望,很凉快,一半的时间在下雨,下雨要穿长袖。
一年就只能回一次,感觉父母白发更多了,无奈生活所迫背井离乡,不能时时守在父母身边,只能在假期带着老婆孩子尽量回家多呆段时间,好好陪陪他们。太多的无奈。
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,最近这几年电脑使用量逐渐增多,写字的时间越来越少,渐渐的发觉有些字看见能认识,但是想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了,非得摸手机出来输拼音去找。拼音输入法也害人不浅,长期使用会让人对汉字知其音、明其意,却忘其形。我觉得还是该用五笔了,好多年没用又要重新学了。
我是教理科的,天天在黑板上写的就是数字和字母居多,汉字也就那么几个:XX定律、XX定则很多,常用字肯定会写,但是笔画顺序也搞模糊了。前两天还在笑话幼儿园老师乱教:’小‘字先写竖勾再写右边一点,正确的应是竖勾然后先左后右。今天女儿在小黑板上写’山‘,她是先写下边的框,再写中间一竖。我给教成先竖折、再中间一竖,最后右边一竖。女儿下午写给老婆看,结果把我骂的狗血淋头,说是误导小孩。正确的应该先写中间一竖,再竖折,最后一竖。
趁着写这段话的时间安装了一个QQ五笔输入法,打下了最后这段文字,字根依稀还能记起一些,还很慢,慢慢来。
最近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,有折腾的冲动。
第一就是Raspberry Pi(树莓派),所谓的卡片电脑,采用ARM架构CPU的微型电脑。性能比不上标准的电脑,但是体积很小、能耗低,价格很便宜。运行定制的linux系统,目前支持Debian GNU/Linux 、Fedora、Arch Linux 、RISC OS。
过年的前后一段时间,开车时间比较多,每天在家坐着的时间也比较多。年过完后总感觉人有点累,腰有点酸痛。到现在也还没复原。感觉到:一是过年比上班还累,生活没规律,休息不够;二是过了三十岁身体的确不再像二十左右那么能抗,稍不注意就要累趴下。
从年前到现在很长时间没有运动了,今天跑去踢了场球,在场上跑了不到二十分钟就下来了。前段时间没参加练习,体能跟不上,比赛对抗强烈,身体支持不住。如果坚持下应该能跑个半场时间,那样的话明后天爬楼都要成问题了,为了工作提前下场,等慢慢恢复体能。以前看着四十几、快五十的人还能在足球场上飞奔,当时没觉得啥,现在想来真的是很不容易的。这个只能是长期坚持锻炼的结果。
以前看过一句话说的是现代人:30岁的身体50岁的心脏,40岁的身体60岁的骨骼。这是工作节奏加快,工作方式转变,休闲娱乐增多,锻炼减少的结果。争取要做到五十岁的身体二十岁的心脏,就要多锻炼了。